□记者 孙爱民
近10年来,我国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在加大,生态建设方面已经投入1.2万亿元,投入规模史无前例。然而我国的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仍在退化。
日前,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在第15届中国科协年会作特邀报告时提出,针对我国可增加森林和草地面积有限的情况,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从“以增加面积为主”转向“以提高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为主”的战略转变。
据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国土面积的15.5%,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已经由15.6%提升到超过20%,草地和湿地加速退化的趋势已得到一定遏制。
尽管如此,我国的生态系统服务仍然在退化。所谓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各种益处,包括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的各种食物、纤维和产品,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调节服务,包括清洁的水、空气和文化服务。
“我国森林的蓄积量和木材的生产能力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草地生态系统目前还处于退化阶段,单位面积的产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湿地仍然面临萎缩的危险,功能也在退化。”傅伯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国家未来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和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我国生态系统管理也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傅伯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导致了虽然投入一直在增加,但生态系统服务仍在退化。
我国重视生态系统产品的提供功能,却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态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
“我们是重建设、轻管理,管理分属为不同的管理部门,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还不够。”傅伯杰表示,“我国近一半未利用的土地根本不可能改造成森林或草地,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自然沙漠和戈壁等,因此只有11%未利用的土地尚有转变成森林、草地或湿地的可能。”
制定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或是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傅伯杰建议新规划要从全局的角度、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类生态系统和建设用地、耕地和城镇化的发展,要“进行‘全国一盘棋’的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系统建设”。
“要提高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网络。”傅伯杰表示。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在1988年开始建立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目前涵盖了42个生态站,科技部也在支持建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网络。“但是目前投入的力度,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涵盖面还远远不够。”傅伯杰说。
开展国家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的周期性调查与评估也是傅伯杰重点呼吁的建议之一。据了解,英国、美国基本上都是5年进行一次全国生态调查和周期性评价,而我国这方面的资料非常缺乏。“应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便我们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状态。”
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需要提升全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的认识。“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傅伯杰说,“要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学校的教材,并通过各级党校等渠道,向各级领导干部提供培训。”
|